解读婴儿不可思议的能力 培育具有温暖心灵的孩子
中村 肇 著 顾 振申 译 第二版
目次
引言
第1章 婴儿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
- 婴儿的大脑具有优异的学习能力
- “眼神”是育儿的原点
- 婴儿的微笑能安慰对方的心灵
- 婴儿通过模仿表情进行沟通
- 婴儿的视力在1岁前已经快速地发育
- 婴儿的会话是从儿语开始的
- 母婴间的情结来自于母乳中的外激素(费洛蒙)
- 羊水的气味与母乳的气味相同
- 催产素能提高信赖人的能力
- 人类天生具有产生共鸣的能力
- 三岁魂百岁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第2章 从大脑认知科学看人类大脑的发育
- 人类大脑的重量与神经元网络的发育
- 大脑的发育反映人类的进化
- 大脑皮质的部位不同而在发育时期上具有差异
- 婴幼儿的大脑具有可塑性
- 情动的发育必不可缺的五感
- 富有感性的心灵在于大脑边缘系
- 重儿童优异的学习能力
第3章 培育心灵温暖的孩子
- 母乳喂养太好了!
- 不要对孩子“说不”
- 请不要说“这是规矩,所以不行”
- 生气时的妈妈很可怕,但其实妈妈是很温柔的。
- 育儿中遇到烦恼时,请发发牢骚。
- 爱的相反不是憎恨,而是漠不关心
- 轻轻地抓住举起的拳头
- 经常被表扬的孩子将成为善于表扬的人
- 不要强行地让2岁的儿童去服从
- 人的反抗期到何时为止?
第4章 建成与障碍儿童“共生”的社会
- 发育障碍儿童是怎样的孩子?
- 与发育障碍儿童一起生活意义重大
- 患有发育障碍的成人将引发社会问题
- 通过体育活动,与障碍者共享生存的喜悦
- 障碍者用全身表达“生命的光彩”
第5章 AI时代将如何育儿?
- AI时代到来了
- 机器人宠物被孩子们受宠
- 婴儿大脑的发育成为开发AI机器人的模型
- 语音是与AI有效融合的重要因素
- AI机器人的心灵始终充满着温馨
- 开始出现AI机器人为家庭成员的新家庭
后序
引言
随着脑科学的进步,使我们得以观察到人类大脑更细微的结构及其功能,并能够把儿童的精神运动的发育情形与脑发育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其结果,让我们了解到了儿童的不良行为、犯罪、自杀等等这些青春期所出现的问题, 与婴幼儿期至学童期过程中的生活方式不是毫不相关的。育儿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在婴儿的大脑中培植信赖他、人的能力。通过相互凝视、微笑、模仿表情等等,婴儿不断地学习母婴双方所产生的“愉悦情感”,这就形成了对人的信赖,并逐渐地成长为情感丰富的成人。
如今,全世界将进入人工智能(AI)的时代。AI所具有的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这一功能,是模仿人类大脑运动而组成的人工神经元网络(神经细胞网)。它把学习、思考作为记忆印刻于其中。
初期的AI是把人类婴儿的发育过程作为模型而进行开发的。如今,AI已进入了能击败国际象棋、围棋高手的时代。AI有时已经能发挥比成人的智能更胜一筹的能力。
在不久的未来,将是一个需要AI机器人来帮助人类育儿的时代。如果让AI机器人来帮助人类育儿,那么人类必须要把AI机器人培成像漫画家手塚治虫所描绘的铁臂阿童木那样的富有“关爱”和“温暖心灵”的机器人。
然而,在这之前,我们人类自身有必要反顾一下自己迄今育儿是否可行,这是非常重要的举措。
谨把此书献给敬爱的葛西健藏先生,以感谢他对孩子们的深情的厚爱和真挚的教诲。当年和我们一起共同致力于中日育儿交流事业的顾振申先生欣然接受了我的请求,在百忙之中把本书译成了中文,在此,谨致以深厚的谢意。还有长尾映美女士为本书承担了插图的工作,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儿科医生、神户大学名誉教授
中 村 肇
2020年2月
第1章 婴儿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
1.婴儿的大脑具有优异的学习能力
婴儿具有优异的学习能力,它似乎来自于经常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周围一切的这种观察的眼神。
当婴儿遇到与自己所看到的场面有不同的时候,就会显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表情。或者,当他人有不同寻常的行为时,婴儿会自我解释为这是不是错误的行为。
婴儿对于自己尚未经验过的行为十分慎重,我想这种情形是令人首肯的现象。我们人类的一个特征是,幼年期要比任何动物都长。
因为这个时期一直是在成人的保护下度过的,所以只需要学习周围的环境。人类的大脑结构机制是,幼年期所学到的知识是长大成人之后才开始发挥作用的。
2. “眼神”是育儿的起点
育儿的根本在于“眼神”。
“眼神”这个词,不是简单地指眼睛和眼睛的对合,而是通过相互凝视和微笑,一种“愉快情感”在母婴之间互相交融,这才是“眼神”的内涵。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决不能损坏作为人的天性而具备的功能,这是非常重要的。
从婴幼儿期开始,通过与他人“眼神”的互动而共有相同的行为,这种育儿的方法,长大成人之后,将会有较高的人与人的沟通能力,并能建立起温馨的人际关系。
3. 婴儿的微笑能安抚对方的心灵
即使是刚生下不久的婴儿,当对着他(她)微笑时,婴儿的表情也会随之而缓和。
婴儿的书籍上常写到,婴儿“开始微笑”是从1~2个月就开始的。然而,这个开始时期因周围的成人与婴儿怎样相关而有所不同。
如果始终面对着婴儿从正面微笑着说话,那么,婴儿就会对妈妈的笑脸产生反应,就会从早地开始微笑。
婴儿不仅对自己的父母,对其他任何人,只要眼神合, 就会反过来对你微笑。
“微笑”是安抚对方心灵最好的爱心。
4. 婴儿通过模仿表情与人进行沟通
即使是生后不久的婴儿也会伸出舌头、张开和闭上嘴巴,能如同镜子里照出来的一样模仿他人的表情。
可以认为,因为婴儿从降生时开始就需要妈妈的护理, 否则无法生存,为此,吸引妈妈的关注,是婴儿天生就具备的模仿表情的行为。
通过相互凝视、微笑、模仿表情等等,这种通过表情的母婴之间的沟通,给母子双方带来了“愉悦的情感”。
5.婴儿的视力在1岁之前迅速发育
婴儿生后至1个月左右的期间里,即使周围的环境暗淡也具有与成人的眼睛几乎相同的识别能力。然而相反,
在明亮的环境下,却很难辨认被摄体,似乎只能判断大致的轮廓。
到了生后3~4个月的时候,大脑的视觉皮层开始发达,并能完全地凝视对方,表情也越来越丰富。
婴儿成长到了9个月左右的时候,当对方的视线转向第三者的时,就会追踪对方的视线,还会把自己的视线重合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共同注视”。再过了生后10个月,婴儿会有一种意识:“学会了!”、
“这样行吗?”,向对方送去谋求对方确认的眼神,对这种“社会性意识的参考”的需求越来越活泼。根据发育的各个阶段对待婴儿日显重要。
6. 婴儿的会话是从儿语开始的
无论妈妈是否有意识,他常常会提着嗓音用抑扬顿挫挫的独特韵律与婴儿说话。
这叫做妈妈的儿语。
即使是生下不久的新生儿,他(她)的耳朵也能听到声音。所以,做妈妈的就自然地会察觉到怎样说话能使婴儿作出更好的反应。
经常听唱歌长大的儿童,似乎能很快地学会语言。说话有致且抑扬顿挫,对培养婴儿大脑的记忆十分有效。
你大有不必说自己是个音痴(指对音乐一窍不通者)而退却。请用抑扬顿挫、高昂有致的声调去和婴儿说话。
7.母婴间的情结来自于母乳中的外激素(费洛蒙)
婴儿通过母乳的气味,能够分辨出是自己妈妈的母乳还是他人的母乳。
人体的气味与“费洛蒙”的不同相关。婴儿从母乳中费洛蒙的不同,区分自己妈妈的母乳和他人的母乳。
一般认为,母乳的气味有助于减缓新生儿受到的压抑。
有一篇论文谈到,在为新生儿验血采样时,婴儿闻到自己的妈妈的母乳和闻到他人的母乳时相比,其受到的压抑较少。
人的嗅觉在五感中属最原始的功能,而最有抚慰效应的就是嗅觉。
8. 羊水的气味与母乳的气味相同
婴儿生后马上就会趴在妈妈的身上吮吸乳头。
其原因是母乳的气味与羊水的气味是相同的。
不仅是羊水、母乳,与身体气味相关的汗水、唾液及从皮脂腺分泌出来的分泌物也有抚慰的效果,可帮助人减缓压抑。
冰激淋中的香草味,其主要成份是香草精(vanilin),婴儿对此也显示与羊水相同的反应。很多人喜欢香草冰激淋,也许是它让人感受到母亲的气息,从而心理上会感到安慰所致。
气味对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9.催产素能提高信赖人的能力
“信赖”是建立圆满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要素。
最近有人发表了一篇论文说,摄取一种荷尔蒙类的催产素(Oxytocin),能大幅提高信赖他人的能力。
人们自古以来就知道,这种催产素对产后的母亲具有子宫收缩作用。
产后母体中催产素的增加,它与形成母婴之间爱的情结也密切相关。
正是这种“信赖人的基本能力”,是婴儿在生后至1年的期间里需要获得的经验。
当这种信赖关系形成后,这个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就能持续顺利的发展。
10. 人类天生具有产生共鸣的能力
“共鸣”,是如同自己一样感受到他人的喜悦和痛苦的能力,这是人类天生具有的能力。
新生儿听到有谁在哭的时候会伴随而之哭泣,而当听到高兴的声音或笑声时也会很高兴。
到了2岁的幼儿时,甚至还会去安慰灰心气馁的小朋友以及父母的心情。
幼儿期的孩子们对非人道的行为、不正当的行为,也会产生敏感的反应。
即使有欺凌行为和不良行为的高中生,其大脑深处也也具有这种共鸣的能力。
11. 三岁魂百岁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三岁魂百岁存”是日本自古以来的一句俗语,意为至生后3年为止的育儿环境对儿童心理的良好发育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与此相同的表述,在日本以外的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传承。
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地区有“What is learned in the cradle is carried to the grave.”(摇篮中学会的东西将一直带到坟墓中去);
在约旦这个伊斯兰文化圈的国家,他们通用的阿拉伯语中有“幼小的时候学到的事物犹如刻在石头上一样 ; 在中国则有“三岁看老”的说法; 虽然语言、宗教、文化并不相同,但至3岁为止的育儿环境非常重要,这是世界各国的共识。
第2章
从认知的脑科学看人类大脑的发育
1.人类大脑的重量与神经元网络的发育
刚出生后的人脑重量大约400g,到了生后6个月时达到2倍,生后过了3岁大约增至近3倍。大脑的完全形成是过了20岁,重量将达到1300g前后。
在人类的大脑中,脑神经细胞(neuron)与脑神经细胞(neuron)相互产生突起后相互连接,形成了脑神经细胞网络(neuron network),大脑由此而发挥功能。
通过MRI(核磁共振成像设备)观察儿童的大脑,我们可以从中得知神经细胞网络的发达程度。
神经细胞网络的发育,基本上与大脑重量的变化相一致,在生后6个月至3岁左右的期间发生最大的变化。
2.大脑的发育反映人类的进化
人类的大脑皮层,除了存在于神经细胞内的灰白质皮层和神经纤维集中的大脑白质层以外,还有存在于大脑的深处的被称之为大脑边缘系的部位。
大脑边缘系与情绪的表露、意愿及记忆、自律神经活动相关,它是维持生命、本能行为的中枢。
从进化论角度来看,大脑边缘系是大脑最早形成的部位之一,也是在人类大脑中最早开始发达起来的器官。到了青春期,它受到荷尔蒙的强烈影响而迅速地成熟。
这种相对较早成熟的大脑边缘系的发育,与婴幼儿期感性、精神发育的相关性受到了极大的瞩目,它存在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
图1. 人类大脑表面皮层图像与剖面图像
图2. 大脑边缘系与前额皮层的发育
3.大脑皮层部位的不同在发育时期上产生的差异
在大脑皮层中, 初级感觉运动皮层的灰白质在感受到亮光、声音、气味、味道、感触之后作出反应,它的发育最早,在婴幼儿期基本完成。
被称之为前额前叶皮层的部位,它位于大脑皮层的前区,这是集中、计划、分析等人类的思维功能,它主掌的是高级功能。这个前额皮层对人的冲动性行为能够发挥抑制作用。
前额皮层到了4~5岁开始发挥功能,这个部位过了20岁之后才成熟。
为什么十多岁的年轻人容易出现危险的行为?可以认为进入青春期后,促使感情行为的大脑边缘系进入成熟期,它与产生抑制行为的前额皮层成熟期之间出现了时间上的差异。
4.婴幼儿的大脑具有可塑性
在人的脑神经细胞发育至3岁左右期间里,如果突触(连接)未被反复使用,则会被去除而消失,这是一种称之为“修剪”的现象,由此,大脑将有效地形成其结构。
人们通常都认为,如果在婴幼儿期养育不当,就给身体和精神上的发育遗留下巨大的障碍,而且以后再也不可能得到修复。然而,有一项发表的研究数据推翻了这种以往的认识。
在罗马尼亚原齐奥塞斯库政权时代,那时的孤儿院里,有一些生活在很可怕的环境下的2~3岁婴儿,研究发现这些孩子的发育远远滞后。后来这些孩子被移居到英国的婴儿院生活,并实施了培育坚强意志的教育后,孩子们都逐渐地恢复了正常的发育。
儿童的发育确实有临界期,即最适合发育的时期。但即使错过了这个临界期,也绝不能放弃对孩子的培育。
这是因为婴幼儿的大脑是有可塑性的。
5.情感的发育必不可缺的五感
五感是情感发育必不可缺的感觉,分别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这五种感觉的发育。幼儿期是学会这些感觉的临界期。
早教并不是要尽早学会长大成人之后也能学习的知识,而是要“培养五感”,因为五感只有在婴幼儿期才能获得。
3岁之前学会的语言能够流畅的发音,但过了这个时期就会变得困难。一般认为,识别绝对和音(妈妈的心率)也是如此。
6.富有感性的心灵在于大脑边缘系
计算、文字、知识这些认知能力,是通过施教让孩子们能够掌握的,然而,情感、感性这类非认知能力,则没有什么教科书可循。
培养孩子的心灵具有丰富的感性,需要依靠孩子周围的人们。
家庭成员、保育园的小朋友、老师的说话、态度等等,都将成为一种感性而牢牢地印刻在孩子大脑深处的大脑边缘系中。
因此,对孩子的提问,应该去“倾听”、作出“回答”、予以“表扬”。这样的话,孩子也将不断地成长为感性丰富的成人。
7.注重孩子优异的学习能力
最近,十多岁左右的年轻人在围棋、体育界大显身手。
据说这些年轻人的母亲们都异口同声地说,父母们并没有强迫他们去学,而是在幼儿期孩子们自己产生了兴趣,自己主动提出要去学的。
我想,这是由于这些孩子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的成功体验,从而刺激了大脑边缘系,并作为一种愉快的情感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坚韧不拔和面对压力的应变能力。随后到了4~5岁之后,开始发挥功能的前额皮层的发育,使孩子们在这此前培育起来的创造性的探索能力、灵活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更有效的发挥。
这是父母们帮助孩子们在想要学习的时候提供了环境并坚持守护的结果。
第3章
培养心灵温暖的孩子
1.母乳喂养太好了!
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一边满口吮吸着母亲的乳头,一边凝视着母亲的面容,有时候还会睁开小小的双眼吮吸母乳。此时,母亲那幸福的情形,连周围的人都会感受到无比的幸福。
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慈爱,孩子对母亲的放心和信赖,两者通过母乳喂养这一行为感受到了亲子之间的情结在逐渐的形成。
孩子到了生后至三个月左右的时候,有许多用母乳喂养的孩子,当他们的妈妈开始上班后,就会被中断母乳喂养。
最近有许多职场增设了婴儿哺乳室,但这种情况仍然很有限。如果午间哺乳有困难,那么,希望能在早上和晚上继续母乳喂养。
上班族的母亲们!请您坚持母乳喂养,决不要放弃。
2.不要对孩子“说不”
即使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儿,“不行”这一禁止语也会让人慌张地缩回伸出的手。
而婴儿更容易因恐惧而缩回伸出的手。
如反复地说对婴儿说“不行”,会使他(她)的大脑中留下一种恐惧的心理。
以后,当这个孩子成长起来后,就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什么事都依靠力量去解决的成人。
请在说“不行”的之前,先做一次深呼吸。
3.请不要说“这是规矩,所以不行”
“法令是必须要遵守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遵守法令就行”了。只推行遵守法令,会引起社会的混乱和矛盾。
没有法律就无法自律,这样的法治国家不是理想的人类社会。
在教育孩子方面,请停止用“这是规矩,所以不行”这种高压的方式去制止孩子。
请不要说“这是规矩所以不行”,而应该去告诉孩子“这会给他人带来麻烦,所以不行”,用这样的方法去进行说明。
千万不能简单的用“只要遵守法令就是正义的”这种思维去教育孩子。
4.生气时的妈妈很可怕,但其实妈妈是很温柔的。
孩子到了一岁半左右的时候,心理上会萌生自我的意识,这时的孩子会强烈地要求去倚靠妈妈。当孩子过分地要求受宠时,妈妈也许可能会耐不住性子而对孩子发火,说“我不要你这样的孩子”。
遇到这种时候,有的人甚至还可能会说“你不是妈妈的孩子”这样的抛弃式的语言。
当你非常生气地责骂了孩子之后,请用比平时更温柔的态度去紧紧地怀抱孩子。
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感到“妈妈生气时很可怕,但妈妈很温柔。妈妈是我最爱的人”。
此时,亲子之间在心灵上会产生更强烈的共鸣。
5.当您在育儿时感到烦恼的时候,可以发发牢骚
在育儿过程中感到疲劳时,善于交际的母亲不会一个人孤独地去烦恼,而往往会通过打电话、发邮件短信等与朋友聊天来稳定自己的情绪。
不要善于交际的妈妈,稍遇到育儿的烦恼往往会陷入一个人孤独的烦恼,不善于去缓解自己的烦恼。
当您在育儿中产生疲劳时,可以独自一个人大声地喊叫,发发牢骚,也可以在微信上涂上几句,以此来消消气。
也许你能从育儿的前辈们或微信朋友圈里获得人们对你所发几句牢骚作出响应,在这些响应中会有很好的谏言。
心情宽松的人,可成为一名追随者,把你的经验悄悄地传送给正在烦恼中的其他的妈妈们。
6.更容易受伤害的不是憎恨,而是忽视和漠不关心
少子化现象在日本日趋严重。年轻人中的自杀者也在与日俱增,它与近年来不断增加的虐待儿童、欺负同学的情况不是毫不相关的。
前来日本全国的儿童相谈所(日本政府成立的保护儿童的机构)求助的虐待儿童咨询件数达到了10万件多件,最近5年期间又增加到了2倍。其中,相关心理上的虐待、忽视及漠不关心的案件更有显著的增加。
忽视和漠不关心的行为很难找到遗留的证据,其特征是很难被他人察觉。而反复的忽视和漠不关心,将在儿童的心理上留下巨大的伤痕,其影响会波及孩子的一生。
我们每一个成人应该更多地去关心自己周边的孩子,并经常与他(她)们对话,这是很重要的。
7.轻轻地抓住举起的拳头
虐待儿童的现象仍在日本各地不断地重现。最近,在我们的儿童急诊病院,增加了许多因头部被打伤而被送来的婴幼儿。
在头部被打伤的婴幼儿中,有些婴幼儿还有身体上遭受虐待的痕迹。哪怕是只有一次的“激烈的摇晃”或“殴打”,都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大脑伤害。
即使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有时也会不按父母所想的那样去做。当孩子不按照父母所想的那样去做时,可能会让你精神上压力集聚而下意识地举起了手。
如果在你的身后有一个人能轻轻地抓住了你那只举起的手,就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8.经常被表扬的孩子将成为善于表扬的人
没有人会因被表扬而生气。
善于表扬的人,也是一个善于去发现什么事情会使他人感到高兴,并善于及时的表扬。
如果不断地给孩子提出难于达到的目标,那么,这个孩子听到表扬的机会就会减少。
如果你设定的目标是孩子稍作努力就可达到的目标,那么,孩子听到表扬的机会就会增多。
父母对孩子的肯定,会给孩子带来自信。
9.不要强行地让2岁的儿童去服从
过了2岁之后,孩子会产生自我意识,进入最初的反抗期。
父母在与孩子相接触的时候,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和发展。然而,这个时期的孩子并不理解父母的这种想法。孩子能够理解父母心情的时期,要过了3岁以后。
在这个最初的反抗期,你如果强行地让孩子去服从你时候,孩子的大脑里会留下对人的一种不信任的情感。在以后孩子进入青春期时,这种情感会有导致产生不良行为和暴力行为的危险性。
在你进行深呼吸的过程中,孩子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
而此时此刻,你应该去满足孩子的情感发育。
10.人的反抗期到何时为止?
常说人的反抗期有两次。
第一次是2岁至3岁左右的时期。第一反抗期,被称之为“不可思议的反抗期”。
第二次是12岁至15岁的时期,正好处于青春期的时期。不管父母怎样说都会遭到拒绝、忽视,孩子的自我主张强烈,干了错事也不诚实地认错。
这两个时期都是身体与大脑迅速发育、成长的时期。产生了自我意识后的孩子,还不会与父母和周围的人们相互协调和折中的方法,从而遇到烦恼时就会出现反抗的态度。
我们儿科医生经常对父母们说:“反抗,证明了孩子在成长,应以宽松的心情和喜悦去守护孩子。”但有些父母往往很难予以理解。
第4章
建成与障碍儿童“共生”的社会
1. 发育障碍儿童是怎样的孩子?
所谓发育障碍儿童,是指患有轻度智障,与人沟通能力上有问题的儿童。通常,它是学习障碍(LD)、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ADHD)、高级功能广泛性发育障碍等总称。其原因是先天性脑神经生长·发育障碍所引起的。
多动、固执等问题的儿童,他(她)们很难被周围的人们所理解,当然也包括父母。当受到父母们强迫性的严格管教,或在学习生活中受到老师严厉的监督和指导,这些孩子们就会产生烦恼。
其实,发育障碍儿童,他(她)只是在某种特定的功能上具有障碍而已,而其他大多数功能是正常的或着比一般更好,这类孩子为数不少。
我们不能老想着去纠正孩子的短处,而应该去发掘优点并有效地发挥这些优点,这是非常重要的举措。
2.与发育障碍儿童一起生活意义重大
日本从2005年4月起实施了《发育障碍者支援法》。它的目的是精准地掌握发育障碍儿童在发育过程中的问题行为之所在,并加以深刻理解,以完善围绕儿童的生活环境。
障碍儿童通过与不具有障碍的儿童在一起生活,会受到各种刺激而促进发育。
同时,不具有障碍的儿童从幼小的时候起就得知自己的身边有患有障碍的儿童,这些儿童可望期将来能成长为对障碍者具有爱心的成人。
3.患有发育障碍的成人将成为社会问题
迄今只认为属于儿童的发育障碍问题,今天已经发展成为成人的社会问题。
以前,曾经有许多独自一人能够能完成工作的岗位,所以,即使是不善于与他人沟通的人也都能就业。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以服务业为首的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就业岗位十分有限。可以预测,今后将越来越呈这种趋势。
我们不应该只把障碍者的负面看成问题,而应该谋求如何有效地利用他们长处的方策。
不应该是只考虑追求利益的效率至上主义经营方式,而应该根据就业人员的能力,建设各种工作岗位,这是今后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4.通过体育活动,与障碍者共享生存的喜悦
2006年在神户举行了第六届全国残疾人体育运动会,皇太子(现天皇陛下)驾临了本次运动会。
患有各种障碍的运动员们精神饱满地参加了比赛,许多志愿者积极地工作,观众的热烈声援,在这巨大的感动的人海中,我也作为一员观众参加了比赛。
运动功能障碍、智力障碍、听觉障碍等等,参赛的选手们克服了种种障碍,怀着激情和毫不屈服的笑颜。生机勃勃的比赛,使整个体育会场洋溢着“共生”的喜悦。
不仅仅是体育活动,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要增加能让人们实际感受到与障碍者“共生”的机会。
这样的话,就能够让我们感恩生命,与朋友一起共享梦想和希望,实现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
5.障碍者用肢体表达“生命的光彩”
在神户市的“幸福村”里,有一个“重症身心障碍儿童”入住的设施,名叫“微笑之家医疗福利中心”。
在这里,我实际感受到了障碍者们用肢体表达的“生命的光彩”,给周围的家人、设施的职员带来了“生存”的希望和幸福。
我想大都数市民还不知道这个障碍者设施的实际情况。利用这个设施的人、家属、职员们是那么的欢乐和朝气蓬勃,他们的生活状态,应广泛地向社会进行宣传。
第5章
AI时代将如何育儿?
1.AI时代到来了
日本也已经开始了人工智能(AI)控制汽车自动驾驶的的上路试验。
以家电产品为首,人们周边生活中装有AI的产品 (IoT: internet of things)已层出不穷。
在美国,以云技术为基础的声音识别服务已经开始。早已上市的智能电话声音识别服务软件,只要你这边说话,就立刻能对你进行行使指南、告诉你资料的所在地点等等。
当我的小孙女对着手机问:“你是机器人吗?”时,那个手机竟然稍有不快地回答她说:“我也是有心的机器人!”,这让我十分的惊讶。宛如有一种真人在回答问题的错觉。
2.机器人宠物备受孩子们的青睐
有一种日本制造的机器人宠物,叫做“帕罗”(PARO),它的外形是一只用人工毛皮做的海豹,被放置在小儿科门诊的诊所里。
帕罗在孩子们当中颇受欢迎。特别是患自闭症的孩子,他们与帕罗一起玩的时候,总是不愿意离开它。
帕罗的眼脸、头颈、前腿、后腿都能逼真地活动,还能发出“啾啾啾”可爱的叫声。当人们呼叫它的名字时,它立刻就会作出反应。
帕罗具有智能,也有感情,它不喜欢被粗暴地对待。不同的交流能使它性格发生变化,并具有学习饲主行为的能力。如果再进一步进化后,它也许能帮助不善于与他人沟通的现代人工作,成为这些人的“心理咨询顾问”。
3.婴儿大脑的发育成为开发AI机器人的模型
如今,已到了AI能够击败围棋高手的时代了。AI能发挥比婴儿的智能,甚至比成人的智能更优异的能力。
人类的神经细胞,是由称之为突触的线相互链接在一起的,所以能够学习和思考各种事物。AI是模仿人脑做成的人工神经网络。
人类的神经元如果不使用,就会被“修剪”而消失。而AI制作的神经网络是不断地积蓄起来的。制成了新的神经网络并积蓄起来的AI机器人,我们人类无法匹敌。
这让我亲切地回想起三十年前,一些机器人工程学的研究者们为了观察婴儿的行为发育,经常来到我们新生儿室时的情景。
4.语音是与AI有效融合的重要因素
人类的声音能向对方传达各种信息。
当人闭上眼睛只听声音,也能分辨出对方的喜怒哀乐和健康状态。
眼睛也能告诉对方各种事物,而声音中则含有人的更丰富的意志,能够更正确地反映真人。
自己平时所听到的,都是从耳朵进入后的空气振动与鼻腔、喉咙的振动(骨骼传导),是两者合成的声音。自己所听到的自己的声音与他人所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不同的。如果你去听一下自己的声频,就可以清晰地得知。
与AI友好地交友,很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声音把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正确地传达给对方。
5.让AI机器人的心里充满温暖
人类社会里,每天都会在什么地方发生欺负人的事情。
不仅是孩子,在成人中间也有欺负人的现象。国家和国家之间也不断地发生着纷争。
从历史上来看,不管是怎样善良的人,有的人在战争中也会出现令人难以置信的恶劣行为。
关于这一点,希望AI不要模仿人类。
正像手塚治虫所画的《铁臂阿童木》一样,我由衷地希望AI机器人能始终不渝地拥有温暖的心灵。
6.AI机器人成为家庭成员的新家庭问世
在不久的将来,5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的传感器功能将进一步得到改善,人工智能有可能与人类一样,进化成具有人类的知性。
由此,AI很有可能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员。
人类与AI要有效地交往,人与AI必须要从幼小时期开始培养相互能够沟通的能力。
人类的孩子如果不能始终与AI亲切地交往,AI就有可能会憎恨人类的孩子而采取报复。
患有发育障碍的孩子,虽然在人类社会中不善于与人交往,如果AI也在一起生活的话,有可能有很好的交往。
在学校,为了学习培养与AI之间交友的方法,新的课程正在应运而生。
让我们与AI一起开始新的家庭生活吧!
后记
我有幸于2017年5月出版了拙著《婴儿的四季》,同年12月又相继出版了《让培育婴儿更充满乐趣》。这两本书都是我10多年来连载的育儿随想录。
在编辑第二本《让培育婴儿更充满乐趣》过程中,收到了葛西建藏先生的讣告,让我再次意识到在这本随想录中,有许多内容都是在葛西建藏先生主宰的阿普丽佳育儿研究会当时谈论的话题。
阿普丽佳育儿研究会是一个组织开展“培育温暖心灵的活动”的团体,由儿科医生内藤寿七郎先生、漫画家手塚治虫先生和阿普丽佳育儿研究会理事长葛西建藏先生3人于1970年创办。研究会通过育儿这个主题,在国内和,海外,特别是在中国开展了十分活跃的如何培育婴幼儿的活动。
我本人从1995年发生的阪神大地震那一年开始,也成了该团体的一员。在那之前,有关育儿的问题,虽然在我们儿科医生之间也经常讨论,但几乎没有机会与从事母婴保健工作者以外的人士们一起议论。而这个研究会里有实业家、律师、传媒等各类行业和职业的专家共同参与,当我亲眼目睹到他们真诚地思考儿童问题时,我为之深受感动。
研究会不仅有来自日本国内的专家,还有来自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和美国的许多同仁共聚一堂,大家都很赞同这个活动。
21世纪的初始,我们在兵库县淡路岛举行了3届国际育儿研究会的论坛。活跃在中国及海外的伍蓓秋女士(已故)、胡庆澧先生等中国专家,美国的儿科学会会长路易斯、库巴、罗伯特·比基、原日本小儿科学会会长小林登先生、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教授仁志田博司教授、原日本妇产科学会会长坂元正一(已故)先生等许多专家参加了论坛。通过这个论坛,让我强烈地感受到不管国家、人种、文化不同,“保护儿童”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
这本书若能向读者传达这种愿望,这将使我非常的欣慰。
在撰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承蒙神户大学的高田哲教授、西尾久英教授赐予的宝贵建议,并向提供资料的阿普丽佳育儿研究会原田卓儿先生、顾振申先生、河崎桂子女士,为出版此书而给予大力协助的兵库县预防医学协会谷川亚有美女士、AC公司总经理黑川裕子女士表示衷心的感谢。